1.梳理需求
a.与产品对接,与前端对接,沟通设计思路。
b.重点问清产品的预期功能
c.与前端沟通好接口该怎么设计,返给他什么数据,传入什么参数
2.需求排期
工作量评估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,这里需要细化到每个模块、每个接口的设计分别需要多长时间,一定要同时包括开发时间、联调时间、测试时间。
3.罗列任务、完成度(是否开发、上测试、提测、预发、生产、产品验收)
a.接口信息,当前的进度
4.技术方案
a.画流程图、时序图、涉及中间件等情况,每一步画出来
b.应该包括对服务、模块、库、插件等的设计和集成过程进行详细描述
c.编写自己的开发思路
5.接口信息(参数是否变动)
a.将本次涉及到的接口路径、请求方式、参数和响应,错误码及其含义等相关信息
6.数据库信息(是否有新加字段、表等)
a.记录本次的sql语句
b.索引优化
7.风险评估
标识所选方案的风险,提出解决此风险发生时候的应对策略,比如:上线失败时的回滚策略。
潜在风险
- 相关的改动有哪些风险点
- 不兼容点?
- 当前设计方案目前存在哪些问题?
- 潜在有哪些问题
8.阶段规划【架构演进规划】
架构怎么演进
阶段如何规划
每个阶段该达成什么目标
- 第一阶段
- 第二阶段
- 第三阶段